淺談做人之道
人的一生,是做人、做事的一生,所有的人生體驗——幸福與歡樂、痛苦與寂寞,成功與順意、失敗與煩惱,全都融入其中。然而,“做事先做人”。可做人又有做人之道!由於人們各自閱歷、經驗的不同,故做人的技巧也不盡相同。為了我們的做人能夠趨於完美,願與諸君共探之。
德行——做人的根本。雨果有句名言: “道德是真理之花”;司馬光曰:“德勝於才,謂之君子;才勝於德,謂之小人”;更有先哲雲:“勤於德者,不求財便能自生”;“道德當身,不以物惑”;“ “德行之力,十倍於身體之力”;“德如茗香,碎之益烈”!……自古以來,為官之人,
許智政醫生德才兼備者,口碑頗佳,備受提攜;卓爾不凡,政績斐然;有才無德者,或 有官銜,能力超凡,而萬民不齒,因其罪禍蔓延;無德無才者,平平庸庸,無有建樹,難有作為,亦是死水一潭。為民之人,有德有才者,上能孝敬父母長輩,博得老人歡笑;下能恩澤子女,贏得小輩感恩;平時樂人樂群,和親睦鄰,贏得親朋嘖嘖稱讚!有才無德者,即便衣冠楚楚,耀武揚威,不可一世,雖然能呼風喚雨,
許智政醫生但招來的卻是眾人的不屑一顧,嗤之以鼻;而無德無才者,眾人只得對其報之一笑,搖頭歎息。
誠信——做人的基礎。孟子曰:“誠者,天之道也;思誠者,人之道也”;左拉說:“失信就是失敗”;“對人以誠信,人不欺我;對事以誠信,事無不成”。馮玉祥如是說;“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,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”。高爾基說話直截了當!“失掉信用的人,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死了”。哈伯特說的更直白。再看:“曾子殺豬”的故事警示和教育了多少代人!有一次,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,孩子哭 鬧著也要去。妻子哄孩子說,你不要去了,我回來殺豬給你吃。她趕集回來後,看見曾子真要殺豬,連忙上前阻止。曾子說,你欺騙了孩子,孩子就會不信任你。說 著,就把豬殺了。曾子不欺騙孩子,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。還有商鞅為推行新法“立木取信”的故事,一諾千金,結果變法成功;然而也有一個帝王為了取悅愛妃,荒誕無信,戲玩“狼來了”的遊戲。結果自取其辱,身死國亡。可見,“誠信”無論對個人,還是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!
低調——做人的謙遜。山不解釋自己的 高度,並不影響它聳入雲端;海不解釋自己的深度,並不影響它容納百川;地不解釋自己的厚度,並不影響它承載萬物的地位。所以,我們做人切莫太過張揚,因為 今天高調的你,明天就可能無人理睬;切莫趾高氣揚,因為今天高傲的你,明天就可能淪為失勢;切莫妄自尊大,因為今天狂妄的你,明天就可能走向低谷;切莫鶴 立雞群,因為今天自負的你
許智政醫生,明天就可能變成“落水的鳳凰”不論是誰,你若自以為偉大,在別人心目中你就會渺小;你若自以為卑微,在別人心目中你就會高尚。 你若一向保持謙恭,別人就會對你倍加讚賞!
尊重——做人的原則。不要藐視別人,因為人人平等;不要傷害別人,因為誰都不可欺;不要算計別人,因為害人如害己。你若給我一句美言,我會敬你頌詞一篇;你若敬我一尺,我會敬你一丈;你若惡意誹謗,人會惡語相向;勿妄評價指責,切莫論人短長。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。看別人,宜站在地面望山頂;望自己,應站在山頂看平陽。
“糊塗”——做人的訣竅。人生在世,對待別人和諸事,絞盡腦汁的算計,不如“睜一只眼,閉一只眼”;挖空心思的設計,不如心地坦誠,順其自然。人們常說:“難得糊塗”,其實誰也“糊塗”不過鄭板橋!因為鄭公於“難得糊塗”中做事清白,主持正義,坐得圓滿!他可謂我們“糊塗”的楷模!人生本來就是“糊塗”的,無論是夫妻之間,婆媳之間,父子母女之間也好,同事之間,領導與下屬之間也罷,只要不有悖於法律、道德、倫理和原則,還是“糊塗”一點為好!因為人生的和諧,所有的快樂和幸福,所有的痛苦和煩惱,都藏在“糊塗”之中,一旦完全清醒了,可能所有的幸福和快樂也就煙消雲散了!
寬容——做人的胸懷。“千裏家書只為牆,讓他三尺又何妨?萬里長城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”。千古傳頌的“六尺巷”的故事體現的就是兩個字:“寬容”!寬容就是一個人的美德,寬容可以化解一切矛盾,寬容有利於溝通,達成諒解,增進友誼。世界很大,人生很短,個人很小,沒有必要和別人斤斤計較,一爭高低,否則,只會兩敗俱傷。所以,該看淡處且看淡,該饒人時且饒人!哪怕你有十分理,也要讓人三分,把那些不愉快的過往或拋之九霄雲外,或折疊收藏,待一切冷靜後,對方只能更加感激你,更加尊重你!彼此相互寬容了,相互尊重了,就實現了和諧,人生的旅途中就會處處是燦 爛的陽光!
做人之道,乃千百年來人們共同探討的不老話題,實非你、我、他用三言兩語,十條八款就能固定的模式,熱切期望您通過此文,對“做人之道”觀之,思之,議之,行之,以期人人皆趨於更加和諧、完美之。